云通关

首页 系统套餐 关务资讯

行业资讯
“关务服务2.0”是报关企业未来发展趋势
来源: 时间:2021-09-18

前段时间看到同仁发了一个微信朋友圈,标题是《工业4.0》。大意讲的是德国实施了一个国家计划,将全国的制造业帮助推进升级成工业4.0暨从智慧工厂到智能生产,其实具体怎样升级不是我关心的重点,因为其中大部分的概念我不是很懂。但使我感触很深的是,这个升级是依托于物联网和服务互联网的产物。

广义上说报关行业是和物联网有那么一点关联的。那么报关行业是否也有升级的潜力呢?众所周知,传统的报关服务行业就是指报关员通过企业(这里说的企业包括生产型企业,贸易型企业,船运公司,货运代理企业等等)提供的相关信息,单据以企业委托报关行的方式向海关申报相关货物的流程。随着贸易的发展,也衍生出报关周边的业务类型,如:加工贸易备案,转关申报,预归类服务等等。因此可以看出报关行业是服务行业。同时,又因为申报的对象是政府职能部门---海关,所以也就肩负着一定的监管责任。如何既可以发展自身又同时兼顾监管的严肃性,成为了每一个报关人要面对的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之间竞争的重点,也正在由传统经营模式下的产品竞争转变为服务的竞争。如果说之前报关企业竞争的是“通关产品1.0”的话,那么在工业4.0---制造业云集的未来,我们就应该升级成为“关务服务2.0”。

在我们现阶段的报关流程中,货物是到达海关监管区内才在意识上认为是通关流程的开始,海关也是从这时介入对货物的监管,申报---审单---征税---查验---放行的一条龙式的格局。生产企业在这个流程中属于被动参与方,等待申报,等待审单,等待查验,等待放行。若出现问题也是等待报关企业的通知。可是货物的所有权又恰恰是这个被动的参与方,此时的心情可想而知。未能控制的风险是最大的风险,一个成熟的企业会极力规避风险。因此,在“关务服务2.0”时代报关企业应当及时跟进,对制造企业或进口货物的企业进行关务指导。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到底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说是“关务服务2.0”呢?

一、协助制造企业取得海关高级认证企业,获得官方的信用认定

在传统的报关产业中报关企业对制造企业的商誉与货物产品质量往往是忽视的,只有在海关监管查验时才予以重视和了解。这就造成了陪同海关查验人员与海关都是在打开货柜后才开始了解货物实际情况,增加了制造企业的通关成本和通关时间。在物联网时代这就是高风险的通关模式。但是,如果报关企业在自身取得海关高级认证企业的同时,利用自身的专业性将与自己合作多年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制造型企业也升级为中国海关高级认证企业,彼此加深对进出口产品的了解并形成默契,同时又都是中国海关高级认证企业,享受海关提供相应的便利条件就有可能缩短通关时间和节约通关成本,这样制造企业节省的通关成本才能转化为报关企业的利润空间。目前国家战略将扶植中小企业列为重中之重,但是这些中小企业对海关通关业务自身的信用认证情况又知之甚少,在“关务服务2.0”时代我们报关企业就应该代替海关完成对中小企业的大范围升级筛选工作,使之成为符合现代国际商业体系链条上的认证企业AEO。这也是未来报关企业业务拓展沿深的必由之路。

二、帮助制造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等核心利益

现代企业对自身的品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越来越深刻,十分警惕侵权商品对自身的冲击。实际进出口活动中,海关也是推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保护进出口贸易双方的权益。这就要求报关企业及时跟进宣传这些法律法规,保护企业的核心利益不受侵犯与竞争力的优势,同时与制造企业形成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合作共赢。

三、协助制造企业对商品进行社会化预归类,规避潜在风险

商品归类是海关执行国家关税政策、贸易管制措施和准确编制海关进出口统计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制造企业进出口的货物海关编码正确与否直接会影响企业的进出口风险和成本。例如,某制造企业进口一批货物,抵港后自行归类货物海关编码在接受海关查验时发现归类不符,进行更改延长通关时间,增加码头费用,而且因更改海关编码产生税率变化涉嫌偷逃关税,并转交海关缉私部门缉查,进而有可能影响该企业的信用等级,耽误生产。这样由一个小小的归类问题会无限放大成一个影响企业生死的大问题。因此报关企业应摆脱在现场通关时服务制造企业的狭小时间段和意识,延伸至制造企业进口货物抵港前、出口货物包装装箱前为其提供商品社会化预归类服务,规避潜在风险。

四、预判企业可能在通关时产生的问题,提供规范申报服务

在通关环节中,海关会要求制造企业做到单单相符,单货一致。既报关单与商业单据、进出口货物相符是便捷通关的基础核心条件,也是我们报关企业需要帮助客户解决的服务要素和利润产生点。传统报关服务“通关产品1.0”时代,报关企业是按“票”收取费用的,这就导致了以单据为收费标地物。就忽视了单据的清晰描述货物状态是否准确,商品名称是否标准,申报要素是否完整清楚等等单货一致的问题。而海关在实际监管时是以货物为监管目标的,这样就造成信息的不对称。例如,箱单中货物状态显示是使用纸箱包装描述商品状态,而在提单上则显示托盘数量从而产生歧义。在大宗敏感商品项下,海关查验率风险管控会大幅升高。使制造企业陷入报关---查验,申报----向现场海关递交说明解释的圈圈里。造成货物滞港时间延长,通关成本增加。而在“关务服务2.0”时代,海关的无纸化便捷通关、区域通关一体化、电子口岸的上线、多部门联网电子化政府办公,促使报关企业应以一项关务服务为收费依据。例如,提供报关单填制规范服务(包括商品名称的规范申报),理顺单单之间、单货之间的关系,研发系统与ERP系统对接,做到数据的一致性。提供代理海关查验服务等等。在大数据时代,服务分工的细化和专业服务性的增强才是报关企业生存之本。

目前以中国海关牵头实施的中国电子口岸建设就阶段实现了海关、商品检验检疫局、外汇管理局、银行、港务局、企业等多部门、跨行业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在此基础上,报关企业只有实现自身意识结构、公司系统的升级更新,本着精准服务制造企业的通关需求,为其生产制造提供支撑,实现从“通关产品1.0”到“关务服务2.0”的华丽转身,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上有所斩获。

文章来源:根据天津报关协会网站整理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