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通关

首页 系统套餐 关务资讯

行业资讯
保税加工过程中的海关事务风险
来源: 时间:2021-09-06

加工贸易,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加工或者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

  从境外保税进口的原材料,加工后的成品出口至境外,海关对企业进口保税料件暂缓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加工后的制成品也暂缓征税,只要企业按照规定将制成品复出口,就可以不纳税,企业可以少占用相当数量的现金,所以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由于保税加工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复杂度高,许多企业的保税加工管理工作缺乏系统、全面的规划设计,企业在享受开展加工贸易的带来巨大利益的过程中,也带来巨大的风险。
  加工贸易为何给企业带来如此大地风险呢?以下通过加工贸易各个环节进行剖析。
首先,保税加工备案环节。 保税加工备案是指保税加工企业凭商务主管部门签发同意开展加工贸易的有效批准文件和加工贸易企业生产能力证明等有关资料,向加 工企业所在地主管海关如实申报拟进出口的保税加工货物的贸易方式、单耗、进出口口岸、进口料件和出口成品的商品名称、商品编号、规格型号、价格、原产地和 进出口期限等,海关依法就有关内容进行审核,并对符合要求的予以批核加工贸易手册、电子化手册、电子手册或者电子账册的具体行政行为。
  保税加工备案是加工贸易企业运转的首要环节。根据海关规定,加工企业必须向海关如实备案,如填写真实的单耗、原材料进口的价格、保税进口用作生产的机器价格等。在实际办理的加工贸易违规、走私案件中,在备案环节归类、价格信息申报不实、单耗申报不实案件时常发生。
  许多企业对进出口业务并没有很好地系统地筹划体系,备案的随机性强。在进行备案时,对其料件、成品的数量、价格、原产地等信息,只是粗略地计算,对备案 商品没有进行仔细研究,导致归类、归并工作仓促,造成归类错误、归并不当,从而频繁更改备案信息、通关不畅,背负申报不实的风险。有些甚至出现料件到港后 无法申报进口而影响生产计划,成品已经准备发运但无法出口申报而导致客户处罚。
  同时,许多企业在备案单耗时,只是简单地依据内部BOM 或是财务提供的成本数据进行单耗数据计算,而忽视了内部BOM、成本数据与备案申报净耗、工艺损耗之间的本质区别以及海关单耗管理的制度要求。
  客观上讲,备案本身不直接触发违法犯罪。企业备案信息不准确或者故意虚假备案,一旦据此发生真正的进出口行为,在核销环节也根据备案信息核销,将有可能直接触发违法犯罪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进行备案变成了准备作案。
其次,加工贸易执行环节。 从事加工贸易,通过进口环节暂缓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税,企业可以少占用相当数量的现金流,可以"花小钱办大事"。但是,加工贸 易的特征就是要求货物受海关监管,该监管具有延伸性。首先,保税加工的料件在进境地被提取,不是监管的结束,而是保税监管的开始,海关一直要监管到加工、 装配后复运出境或者办结正式进口手续为止,这是监管的时间延伸性;其次,保税加工的料件离开进境地口岸海关监管场所后进行加工、装配的地方,都必须是海关 监管的场所,这是监管的地点延伸性;最后,准予保税的期限是指海关批准报税后在境内加工、装配、复运出境的时间限制,这是监管的期限延伸性。
  在此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风险是保税加工货物的擅自处置,这边的保税加工货物包括进口保税料件、由进口保税料件制成的成品、半成品,同时还包括在此过程中产 生的剩余料件、边角料、残次品和副产品等。很多情况下,企业擅自内销并非故意,而是源于企业对海关监管政策的认识不足,但未经海关及有关部门的许可,擅自 内销保税货物,意味着偷逃税款,意味着偷逃进口许可证件,应当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四条,按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定罪处罚的规定来处理,对尚未达到犯罪 的程度,属于走私行为的,应该依据《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七条第3 项以及第九条规定处理。
  在加工贸易执行过程中,其他经常出现的风险包括:外发加工海关事务风险、深加工结转海关事务风险,外设仓储管理的海关事务风险,这些风险随着保税料件的流转而渗透到了企业管理的各个角落,各个部门。
最后,保税核销作业环节。 保税加工货物核销是指加工贸易经营企业加工复出口或者办理内销等海关手续后,凭有关单证向海关解除监管,海关经审查、核查属实并且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予以办理解除监管手续的行为。
  从保税加工货物核销的定义和相关规定可知,保税加工货物只有在核销后,才在法律意义上正式解除监管。从这个意义上讲,核销过程是一个"交代"和"小结" 的过程。交代保税备案料件、成品的实际进、出、存情况;交代实际进口料件和复出口的成品、料件、边角料、残次品等情况;交代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残次 品、副 产品和剩余料件等情况;交代企业的实际单耗状况、内购原材料以及内销或者放弃材料、边角料、残次品、成品等情况。
  核销过程实际上是企业对保税备案以来围绕保税加工货物相关业务的全面申报过程,是企业对自己行为的确认过程。海关依据企业核销申报数据,推算企业保税加工货物的库存状况,核扣海关底账。
  但在核销时会发现,企业的实际库存数据与海关推算企业加工贸易保税货物的库存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完全一致的可能性极小,产生差异几乎是必然的。很多企业发 现差异后,为了避免补税、补许可证,不是通过有序排查,采取合理的方法应对差异,而是通过造账、调账、假出口、假结转或者利用虚假单证等方式消灭差异,骗取海关核销,从而导致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导致越陷越深。


作者:杜春盘

相关资讯